工伤发生后,需按以下流程处理:
1. 及时救治: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会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3. 劳动能力鉴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4. 工伤保险待遇申领: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工伤职工可向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领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如用人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如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用人单位追偿。✫✫✫✫✫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关于工伤发生后流程的问题,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工伤发生后的流程如下:
1. 及时救治:职工发生工伤,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会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3.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4. 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 及时救治:职工发生工伤,所在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送医治疗,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2. 报告与申请: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适当延长。若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自行申请。
3. 提交材料: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
4. 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会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及有关部门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5. 作出认定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6. 劳动能力鉴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7. 获得赔偿:根据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工伤发生后,其流程有着严格且细致的规定。
首先,职工一旦遭遇工伤,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遇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要是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其次,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再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会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据实提供情况和证明材料。
最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根据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相关文章
17岁支付宝可以转账到自己银行卡吗例如一万有限制吗
17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正常操作转账;若不是,需监护人同意或由监护人代理实施。关于转账一万是否有限制,要依据平台规则。解决方案是先看平台规定,若受限且自己不符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条件
求帮助,如果我是东城人,求律师解答实体店买沙发不发货不退款怎么办
常见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投诉、仲裁、诉讼。建议先与商家协商,无果后依次尝试调解、投诉,仍无法解决则考虑仲裁或诉讼。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商家不发货不退款,应对如下: 1. 立即与商家沟通
假设我来自新昌,想了解如何凭借名字和地址查找某人的身份证?
关于如何凭借名字和地址查找某人的身份证,法律上是有严格限制的。身份证信息属于高度敏感的个人隐私,必须依法获取。从法律角度看,合法查询他人身份证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公安机关依法申请查询,二是通过法院在诉讼过程中申请调取证据。选择哪种途
抢劫公私财物8万元判多少年
1.抢劫公私财物8万元已达数额巨大标准,依法律规定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但最终量刑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 2.若存在入户抢劫、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等加重情节,会在法定刑幅度内加重刑罚。 3.若有自
销售劣药罪既遂如何判刑
(一)个人应严格遵守药品销售的法律法规,在销售药品前仔细审查药品质量,杜绝销售劣药的行为。若发现药品存在质量问题,及时停止销售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单位要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药品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对员工进行法律和质量意
欠债不还起诉地址送达不到怎么办
结论: 起诉时欠债人地址送达不到,可先尝试通过其亲属、朋友了解新地址,若无法确定则法院采用公告送达,公告期满视为送达,被告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可缺席判决,债权人获生效判决后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起诉时欠债人地址送达困难,先
抢劫数额为55万元从犯判多久
1.抢劫55万元属于抢劫数额巨大,依据法律规定,会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同时会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对于抢劫犯罪中的从犯,法律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从犯具体量刑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如果从犯在抢劫犯罪里作用小、参与程度
律师你好,假设在江苏江都区地区,想知道公司法人换了员工可以补偿吗?
法人更换员工有补偿。操作如下:1. 确认员工工作年限;2. 根据《劳动合同法》计算补偿金,工作年限越久补偿越多;3. 与员工沟通补偿方案,确保双方无异议;4. 及时支付补偿金,避免纠纷。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你好,如果本人是徐汇人,想知道男性56岁被公司辞退有哪些补偿
对辞退,建议先依据《劳动合同法》与公司协商经济补偿。协商是首选途径,旨在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补偿方案。若协商失败,不妨考虑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以法律手段捍卫自身权益。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朋友借钱我没有要担责吗
结论: 朋友间借款,未参与借贷关系通常不用担责,但介绍人故意隐瞒借款人重大不利情况、参与款项交付却违规操作需担责,见证人仅证明事实不用担责,具体依实际情况判断。 法律解析: 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民事主体需对自身过错行为负责。在朋友间借款中,若